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汇源果汁名誉权案终审胜诉 《中国新闻周刊》需赔礼道歉

日前,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新闻周刊》)与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果汁)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作出终审判决。终审判定《中国新闻周刊》侵害汇源果汁名誉权事实成立,驳回其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原判,并责令其立即停止侵害,删除相关侵权内容,向汇源果汁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汇源果汁声誉。

据了解,2019年5月10日,《中国新闻周刊》在其微信号chinanewsweekly上发布题为《36 亿“贱卖”,国民饮料汇源果汁为何衰落》的文章,严重侵害汇源果汁名誉权。为维护企业名誉,汇源果汁于当月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

经由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认定,《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涉诉文章构成对汇源果汁名誉权的侵害,应承担侵权责任。随后,《中国新闻周刊》提起上诉。现经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确定《中国新闻周刊》侵权事实成立,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涉诉文章中相关内容并未进行事实查证,报道者存在明显主观过错;同时,涉诉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量使用含有贬损含义和负面感情色彩的词汇,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超出了合理评论或批评的范畴,有违新闻报道客观、中立的立场,严重误导公众,对汇源果汁发展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导致汇源果汁名誉受到损害。

据判决书,《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须立即停止侵害,删除涉诉文章的侵权内容;同时,须在涉案微信号chinanewsweekly上连续10日向汇源果汁发布公开致歉声明,并赔偿经济损失8万元。截至目前,《中国新闻周刊》尚未履行法院的这一判决。

近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名誉侵权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罔顾报道的真实性和评论的客观、中立,仅将网上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就冠以引人关注的标题进行传播。这种缺乏事实依据和社会责任感的报道,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或个人的名誉,也极大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此次汇源果汁积极维权,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并等来了正义的判决结果,此举也提示着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空间,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构建。

为您推荐

“光华社区·非遗技艺与节气文化传承”系列主题课堂第一期——“春分韵律·草虫探春行”活动圆满举办

“光华社区·非遗技艺与节气文化传承”系列主题课堂第一期——“春分韵律·草虫探春行”活动圆满举办

春分雨脚落声微,柳岸斜风带客归。3月26日下午,在吉华街道光华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光华社区关工委联合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在花语...
惊蛰时节启新篇,盐田春天海图书馆带你寻春探秘

惊蛰时节启新篇,盐田春天海图书馆带你寻春探秘

3月9日下午,盐田区图书馆在春天海图书馆分馆举办了“节日里的匠心”第三期活动——二十四节气:惊蛰觉醒•草虫寻春。本次活动...
洋河股份的春晚“亮剑”,品销两旺创时代经典记忆

洋河股份的春晚“亮剑”,品销两旺创时代经典记忆

“10、9、8……1,过年好!”当除夕夜的钟声敲响,当亿万家庭围坐在电视机前共享团圆时刻,一抹熟...
九省通衢聚活力 草本科技映未来 | 毛铺草本中国行第二季圆满收官

九省通衢聚活力 草本科技映未来 | 毛铺草本中国行第二季圆满收官

1月15日,毛铺草本中国行第二季在先后走进南昌、长沙、宁波、深圳等地后,终于在武汉收官。这场以“草本科技 健康未来”为主...
传承与创新:东海社区二十四节气与宋代艺术文化之旅

传承与创新:东海社区二十四节气与宋代艺术文化之旅

为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以文化深入社区,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近期,东海社区党委联合荃园和深圳大学艺术学部共同开展二十四...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