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

汇源果汁名誉权案终审胜诉 《中国新闻周刊》需赔礼道歉

日前,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对《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新闻周刊》)与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汇源果汁)网络侵权责任纠纷一案作出终审判决。终审判定《中国新闻周刊》侵害汇源果汁名誉权事实成立,驳回其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原判,并责令其立即停止侵害,删除相关侵权内容,向汇源果汁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汇源果汁声誉。

据了解,2019年5月10日,《中国新闻周刊》在其微信号chinanewsweekly上发布题为《36 亿“贱卖”,国民饮料汇源果汁为何衰落》的文章,严重侵害汇源果汁名誉权。为维护企业名誉,汇源果汁于当月向北京互联网法院提起诉讼。

经由北京互联网法院审理认定,《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涉诉文章构成对汇源果汁名誉权的侵害,应承担侵权责任。随后,《中国新闻周刊》提起上诉。现经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确定《中国新闻周刊》侵权事实成立,应当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

北京市第四中级人民法院认为,《中国新闻周刊》发布的涉诉文章中相关内容并未进行事实查证,报道者存在明显主观过错;同时,涉诉文章从标题到内容,大量使用含有贬损含义和负面感情色彩的词汇,带有明显的倾向性,超出了合理评论或批评的范畴,有违新闻报道客观、中立的立场,严重误导公众,对汇源果汁发展造成极大负面影响,导致汇源果汁名誉受到损害。

据判决书,《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须立即停止侵害,删除涉诉文章的侵权内容;同时,须在涉案微信号chinanewsweekly上连续10日向汇源果汁发布公开致歉声明,并赔偿经济损失8万元。截至目前,《中国新闻周刊》尚未履行法院的这一判决。

近年来,随着网络新媒体、自媒体的不断发展,名誉侵权事件时有发生。部分媒体在进行新闻报道时,罔顾报道的真实性和评论的客观、中立,仅将网上的各种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后就冠以引人关注的标题进行传播。这种缺乏事实依据和社会责任感的报道,不仅严重影响了企业或个人的名誉,也极大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此次汇源果汁积极维权,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并等来了正义的判决结果,此举也提示着风清气正的网络舆论空间,以及良好的营商环境,需要全社会共同构建。

为您推荐

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解码——深图“阅享•生活美学”品牌活动第四期顺利开展

西方餐桌礼仪的文化解码——深图“阅享•生活美学”品牌活动第四期顺利开展

6月29日下午,“阅享·生活美学”系列活动第四期——“餐桌上的艺术文化:西餐美学”在深圳图书馆北馆北书房顺利举办。本次活...
维奥斯足研新创 智造好鞋

维奥斯足研新创 智造好鞋

维奥斯有限公司一向坚持以质量、开发领先的理念,在香港设有自家鞋类批发和销售的店面,得到不同地区客户的支持。批发客户包括东...
园岭实验小学携手荃园开展夏至主题实践活动,探索节气之美

园岭实验小学携手荃园开展夏至主题实践活动,探索节气之美

2024年6月13日下午,由深圳市福田区园岭教育集团园岭实验小学与荃园联合主办的“夏至弦歌·蝉隐叩竹录”节气探索活动在南...
《从问卷到实践:大学生团队解码直播带岗“用户参与密码”》——基于全国3367份问卷的深度调研与行动探索

《从问卷到实践:大学生团队解码直播带岗“用户参与密码”》——基于全国3367份问卷的深度调研与行动探索

导语:00 后大学生“田野调查”破局就业迷雾 2023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如汹涌浪潮般突破 1158 万大关,就业市...
当职场玫瑰遇上流量密码:南山智园“她力量”开启自媒力觉醒风暴

当职场玫瑰遇上流量密码:南山智园“她力量”开启自媒力觉醒风暴

据悉,南山智园妇联成立五年来,致力于提升园区女性的综合素养与幸福指数,以持续推动女性关爱服务、职业赋能、心理支持等多元化...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