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青少年的文学素养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暑假假期之际,深圳市光明图书馆光明大讲堂开启了《寓言里的国学智慧——古代寓言大全少年儿童读者推广工程系列讲座》,面向青少年推出系列“线上+线下” 名家寓言国学讲座,以帮助广大青少年更好地提升文学素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这一组讲座共有6讲,从浩瀚的中国古代文献中,萃取其中妙趣横生的经典古代寓言,作发挥性的讲解和演绎,深入浅出,出经入史。给人以智慧启迪和文学艺术享受。特别能激发少年儿童读者的阅读兴趣,产生主动进入中国古代经典的好奇心。
今日8月14日是光明大讲堂《寓言里的国学智慧——古代寓言大全少年儿童读者推广工程系列讲座》系类讲座的最后一讲。许石林老师总结1-5讲的中国古代,寓言与先秦哲学家的佚事寓言写作相联系;以及中国近代作家也用寓言形式创作和中国民间寓言极为丰富的表现性。

寓言:用比喻故事寄托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知识和智慧思想启示的文学体裁,特点是言简意赅。“寓”即“寄托”之意,作者将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本质上属于一种类比想的间接表达。
许石林老师今日重点分享了《孙子·同舟共济》、 《赵简子游于西河》等寓言;结合视频、动画片、音乐、互动的讲解,妙趣横生,使整个讲座过程非常令人愉快,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乐于教。让青少年儿童轻松从寓言的角度进入学习中华古代文化,学习中华先贤的思想智慧。

从小学会引经据典,未来在应用环节中的现场造句、作文等,通过系列讲座学习,未来学生可因此获得终生受用的学习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的窍门,对于课堂教育是一种有益的本补充和增进,对学生从小学习古文、提高作文中引经据典能力是有益的培养和训练。